水晶主要成分二氧化硅,跟玻璃和沙子的主要成分一样,部分原石因为含有其他杂质,会含有一些钙、镁等其他元素或者物质。
在以前水晶主要作为工业用途,90年代初观赏石开始在中国兴起,水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品种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之前不少人把含有幽灵、发晶等等天然包裹体的水晶当成次品和废品丢掉,现在都成为了价值不菲的观赏石精品。
水晶石的种类比较繁多,根据其形成情况来分类主要有如下几大类型:
1、天然水晶石:
天然水晶石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生长在地壳深处,通常都要经历火山和地震等剧烈的地壳运动才能形成,天然水晶属于矿产资源,非常稀有和珍贵,属于宝石之一。
2、合成水晶:
合成水晶石是也叫再生水晶石,是一种单晶体,亦称合成水晶、压电水晶。再生水晶是采用水热结晶法“模仿天然水晶的生长过程”,把天然硅矿石和一些化学物质放在高压釜内,经过1-3个月时间逐渐培养而成 经过加工后得到各种形状的水晶石颗粒晶莹透亮,光彩夺目,并且耐磨,耐腐蚀。
3、熔融水晶:
这类型的水晶石一般都是以水晶废料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熔炼出来的,而不是结晶成的,因此不具备水晶的晶体特性,熔炼水晶耐高温,用优质二氧化硅熔炼成的熔炼水晶可以做成实用产品比如水晶杯、烤盘、茶具等。
水晶是一种天然的结晶体,每一颗都历经了上万年甚至上亿年才凝结而成,内部包裹物气象万千,传递出空灵与明澈、刚毅与柔美、天地造化与人文艺术并存的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雕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新纪元思潮的兴起,欧美等西方国家掀起崇尚水晶能量,玩“能量水晶”的热潮,并迅速传遍世界。
人们相信天然水晶内蕴藏着巨大的宇宙能量,能够改善人的命运,可以防治疾病等等。九十年代初,通过港澳等地,这股热潮开始传入国内。
九十年代初,国内第一块包裹体水晶观赏原石,引起了国内外收藏家的强烈兴趣,在水晶鉴赏家们的推动下,内地的小小县城东海县,也掀起了一股水晶热潮,并迅速扩散,传遍海内外。
在这股热潮里,人们欣赏的是水晶的美,玩的是供人们赏玩和收藏的“水晶原石”和以水晶加工而成的艺术品。
由于水晶得到人们的青睐,好的水晶观赏石和艺术品被玩家和收藏家们收集珍藏,水晶从而身价百倍。虽然目前经营水晶者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市场上可供收藏的精品却并不多见,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精品本来就不多;另外,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水晶经营者大多本身不是“石迷”,对有关水晶的知识知之甚少,仅是为了盈利而经营,由于对水晶的认识不足,所以一般不敢经营价值较高的精品,只能经营价值较低的“大路货”。
所以在水晶观赏石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水晶观赏石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水晶的审美水平,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有利于水晶观赏石市场的健康发展。
人们喜欢水晶不只是因为它的晶莹剔透的石头,而是觉得它是一个人财富或者是地位的象征,因为只有少数的富有的人才能购买的起昂贵的水晶。水晶原石不需雕刻就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赋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得爱石朋友的喜爱。